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恒指失守两万点 “倒车接人”还是反弹见顶?后市怎么看? 全球滚动

时间:2023-02-28 15:25:57     来源:Wind)但从兔年开年以来,港股上涨的动能似乎骤然“熄火”,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接连调整。" /> try { var emtj_isUpload = 1; var emtj_pageId = 112200304261; var emtj_startTime = new Date().getTime(); var emtj_logSet = "1100000000"; var emtj_sampleRate = 1; } catch (err) { } 财经焦点股票新股期指期权行情数据全球美股港股期货外汇银行基金理财债券视频股吧基金吧博客财富号搜索

在多重利好的助推之下,本轮港股的反弹从去年四季度强势启动,恒生指数在10月31日最后一跌下探14597点后强势反弹,一度站上22000点进入技术性牛市。

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则展现了更强的弹性,一路“狂飙”分别创下了73%和82%的最大涨幅。(来源:Wind)


【资料图】

但从兔年开年以来,港股上涨的动能似乎骤然“熄火”,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接连调整。

近日恒指失守2万点,更是让部分投资者开始“怀疑人生”:发生了什么?说好的港股牛市呢?

港股为何止步不前?近期的调整是“倒车接人”还是反弹见顶?后市如何布局?哪些方向胜率更高?接着看,挖掘基带你好好捋一捋。

1、港股为何止步不前?

港股近期接连调整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由于美国通胀出现反复,美联储加息预期走强,使得全球风险资产承压,而港股作为离岸金融市场,受到的影响相对更大。

其次,近期地缘相关的不稳定因素再度发酵,对于港股的风险偏好产生一定的压制。

最后,更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可能还是市场自发的技术性调整。

从海外流动性情况来看: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通胀有所反复,就业、消费降温步伐不及预期,使得美联储在“鹰转鸽”的道路上曲折行进。

2月以来,市场开始修正过去抢跑的宽松预期。CME Fed Watch工具显示,美联储在3月和5月分别加息25bp后,6月继续加息25bp的概率超过56%,到2023年末目标利率在5%及以上的概率超过90%。(来源:天风证券)

于是,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月初最低的3.34%左右上行至3.93%,而美元指数上涨近3%至105,引发人民币汇率被动贬值。

离岸人民币汇率从2月初6.69的高位回摆至当前的6.98左右,叠加中美关系的波动,外资面临一定的流出压力,从而影响港股的阶段性表现。(来源:Wind)

从港股自身运行趋势来看:

去年11月以来,港股积累了较大的涨幅,前期的抄底资金存在一定的短线止盈需求,资金的获利了结带来一定的下行压力。

而且每一轮的底部反弹中,市场都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交易预期,上涨的动力是估值修复,是在修复之前的熊市中被过度交易的悲观情绪;

第二个阶段是交易现实,上涨的动力来自预期的验证,基本面的见底回升助推行情再上台阶;

第三个阶段开始交易未来的利好,行情时常也就进入了泡沫状态。

对于港股而言,在估值修复告一段落之后,股价就可能就会陷入阶段性的震荡,等待现实利好的助推接力,行情再重拾升势。

2、“倒车接人”还是“反弹见顶”?

短期来看,考虑到收益兑现带来的波动,叠加美债收益率可能反复,以及中美关系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影响市场情绪,港股走势可能仍有波折。(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但从中期的角度来看,近期市场调整并不代表上涨行情的终结,仍然可以考虑适度逢跌布局

核心原因在于,驱动今年港股上行的逻辑没有发生改变:一看海外流动性,二看中国基本面,三看估值性价比。

首先,美联储最“鹰”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

从美联储2月22日公布的会议纪要来看,“几乎所有委员支持25BP的加息幅度,仅有部分委员表示偏向50BP加息幅度”,基本排除了未来重回50BP激进加息幅度的可能性

从目前情况来看,美联储仍有一定加息空间,后续或仍将如鲍威尔所重申的“在限制性区间里维持一段时间”。但从美联储官员的表态,以及对经济的担忧来看,剩余的加息空间已不大,未来加息将渐近尾声。(来源:申万宏源证券、华西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进行复盘后发现,在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周期,美债收益率下降10bp,港股平均约可上涨1.1%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观察美债收益率的趋势,根据80年代以来的规律,每当美债10Y/3M期限利差倒挂后(即10年期美债收益率<3个月美债收益率),未来9个月美债平均下行60bp。

而本轮的倒挂于去年10月触发,触及4.3%的利率顶,这一统计特征表明:

未来1-2季度,十年期美债利率波动中枢预计回落至3.5%附近。(来源:广发证券)

由此可知,目前市场似乎过度定价了美联储鹰派程度,十年期美债利率或将中期呈现震荡向下的趋势,港股后市的走向也有望在波动中逐步清晰。

其次,中国经济复苏的大趋势已经确立。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我国经济总在“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中循环往复,我国经济的短周期一轮平均持续13个季度。上一轮经济周期于2019初开启,目前已经行至尾声。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疫情三年后,中国经济来到了休养生息、扩张内需的阶段,我们正站在一轮新的复苏周期和信用扩张的起点

参考历史经验,一轮经济上行的周期往往将持续6个季度左右,复苏期和过热期都有利于权益市场的表现。而在此期间,港股的弹性通常好于A股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

最后,港股估值仍然处于“便宜”的区域,向下空间有限。

即便经历了本轮的大幅反弹,目前恒生指数的市净率仍然在“破净”边缘,位于近20多年来8%分位数的低位水平。(来源:Wind)

据万得统计,如果将当前的估值放回近10年的历史中,对应未来1年的收益率也是以正收益为主。在这个位置从长期来看,机会应该是大于风险的。

(来源:Wind,截至2023-2-24,历史估值对应未来1年收益率的选取了过去10年内120个估值点以及每个估值点对应的未来1年的指数涨跌幅。用以描述估值高低与未来涨跌幅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而且,如果对今年的宏观形势进行展望,目前主流的观点是:全球经济错位,我国经济改善,海外衰退下美债收益率筑顶后下行。此消彼长的背景之下,中国资产的优势有望逐步凸显。

尽管港股的趋势性行情还需要得到国内经济数据向好和海外流动性紧缩趋缓的验证,但总体而言,在“低估”区域考虑在资产配置中加入港股基金,仍然是较为合理的。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不应为了大概率有限的向下空间,放弃可能的长期机遇。

3、哪些方向胜率更高?

具体行业配置层面,回顾港股历次在盈利驱动之下的复苏行情,领涨的方向主要包括消费、医药、科技互联网以及地产产业链

1)港股消费

扩内需促销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发力点,在宏观经济回暖的预期下,港股消费板块有望实现供需双双复苏。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消费行业快速上涨,1月消费行业的乐观预期计价已较充分,导致“倒春寒”期间兑现压力较大。

目前行业已经历回调,部分品种的上涨空间再度打开,后续不妨关注可选消费方面的黄金珠宝、服饰、免税,以及必选消费方面的啤酒、超市、餐饮等等。

2)港股医药

“集采”等行业风险已比较充分释放,2023年政策环境的确定性提升;盈利能力持续下滑之后,2022年本就具备低基数,叠加部分龙头药企找到了“第二增长曲线”,2023年有望走出业绩低谷。

此外,医药行业的估值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明显负相关,更有望受益于未来海外流动性压力的缓解,获得更大的向上弹性,可以关注医疗服务、器械、创新药方面的投资机会。

3)港股互联网

从大的方向上来看,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平台企业的表达发生重大改变,中概股审计事宜已经取得进展,对于互联网平台的压制因素都已经出现了改善。

2023年互联网行业有望迎来中长期正常化、健康化发展的新阶段。龙头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从低位回升,估值也将相应提升,迎来“戴维斯双击”。

消费互联网方面,电商跟随消费复苏而回暖的大趋势相对具有确定性,短视频直播电商、新零售电商等仍处发展相对高速期,补足消费新场景。

游戏方面,整体版号发放呈现数量逐步稳定、发放节奏加快的趋势。

近期的市场热点ChatGPT和AIGC方面,互联网巨头在相关领域具备技术、数据、资金和多元化应用场景的优势,若技术落地有望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长远来看可能激发更多的具备可持续性的盈利模式出现。

4)港股地产产业链

地产需求端有企稳回暖迹象,后续仍有政策支持空间,可以关注“稳增长”政策加码受益的地产龙头及地产链(建材、家电、家居等)

(注:本章节整理自兴业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广发证券等研报策略观点)

最后,挖掘基想说,市场的涨跌只会改变市场的估值和情绪,并不会改变投资标的的内在价值。港股市场是中国新经济的桥头堡没有发生改变,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相对吸引力也没有发生改变。

也许过程总有波折,但投资中更重要的事情是,与长期趋势坚定地站在同一边。

(文章来源:华夏基金)

X 关闭

最新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